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5月17-18日在深圳举办。本次论坛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百余名国内外政、商、学界大咖,数万名参会嘉宾共议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腾讯财经作为“战略合作门户网站”直击现场。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就《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发展》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科技金融、金融科技是两个不同的词,前者聚焦金融业为科技创新服务,后者侧重金融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升级发展。并进一步指出,发展产业互联网是推动金融科技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基础。
黄奇帆回顾金融科技百年历程,他指出,金融科技的发展已从早期的电子化、互联网化进入3.0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6G 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服务”。此阶段的突破重点,在于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生态,以此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谈到产业互联网,黄奇帆进一步阐述了其重要性。他指出,当前最高阶段是 “产业互联网”,即覆盖制造业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及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技术开发、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的 “1+10” 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这些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占比显著提升。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从1950年的10%上升到现在的约50%,规模增长了几百倍。”
黄奇帆详细阐述了产业互联网形成后将带来的五大功能。他指出:“如果产业互联网销售了 1000 亿的产品,实际上会带动 4000 亿以上的规模。因为供应链上各类服务,以及半成品、零部件的价值也将近千亿。” 此外,产业链上十大生产性服务业所产生的营业额同样会超过 1000 亿。产业互联网还将催生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全要素生产力的服务中心,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同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将助力中国的开放经济,特别是跨境电商、海外仓和产业带的结合,将推动中国海外出口更加扎实有力。
黄奇帆总结道:“发展产业互联网是我们中国推动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核心的基础设施所在。”他强调,以产业互联网为背景的金融科技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基础。没有产业互联网,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将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他呼吁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应更加重视产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高效的融资环境。
以下为黄奇帆发言实录:
黄奇帆:科技金融、金融科技是两个不同的词。科技金融是讲金融业如何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金融科技主要是讲金融如何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金融更好发展。
人类历史上最近这一百多年,金融科技有过几个阶段:
第一,金融电子化。比如从1860年开始有了电报、电话,跨过大西洋把美国、美洲与欧洲的金融业务连成一体。
第二,金融互联网。我们现在用的ATM机、POS机或者各种金融工具、金融业务使用电子类终端、互联网的终端形成经营业务的自动化、数字化交易和保存的过程。
现在进入金融科技3.0版,就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及6G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服务。金融科技的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平台在实际工商产业运行中最近几十年经过五个层次的不断进步。最初是金融活动用电子工具自动化、数字化阶段。然后进一步到了MIS(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就是从金融的高层管理决策机构到中层到基层,整个过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信息化处理。
第三,ERP(企业资源规划)。这是最近20年在国内外广泛展开的一种数字化系统业务,表现在金融方面形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
第四,互联网业务覆盖到商业活动,批发,零售,BtoB,BtoC概念。对应这个概念,消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务普遍在最近十几二十年展开。
第五,金融互联网应用目前的最高阶段,就是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就是工商产业实体经济活动中,不仅是制造业的上游、中游、下游,零部件、原材料、整机制造的产业链集群,还包括与这个制造业强相关的十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活动。比如说产业链技术开发(产业链以全社会都能用的底层技术开发);产业链市场准入;各种环节的检验检测;产业链的物流配送;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产业链上的数字化服务;产业链绿色低碳服务;产业链上各种贸易、批发、零售、采购、销售后服务;产业链上的广告、专利、品牌、商标等各种服务;还有产业链上各种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业信息咨询机构的服务。
这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在人类社会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十大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技术进步、制造业高端化的前提、温床、土壤、生态环境。而且生产性服务业“自带光环”,本身就是GDP最大的增长极、独角兽最大的增长极,或者说服务贸易增长极,是高端装备、高附加值的基础。
具体来讲,生产性服务业在人类最近50年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比如美国,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的GDP为4300多亿美元。生产性服务业只占10%,生活性服务业占30%的GDP比重,工业占50%,农业10%。整个结构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比较低。但是最近几年美国GDP约28万亿美元,比1945年增加了约70倍。这个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从1950年时的10%,上升到现在的约50%,规模增长了几百倍。生活性服务业在美国28万亿美元GDP中还是占比30%,比重没变,规模增加了六七十倍。
总体来说,现在的产业链集群竞争已经不是制造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集群,而是包括制造业和十大生产性服务业构成的产业链集群。产业互联网就是要把这“1+10”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制造业本身的产业链集群“一网打尽”全覆盖。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如果仅仅覆盖销售环节,把生产出来的产品BtoB、BtoC销售到全中国、全世界,那只是消费互联网。互联网应用的最高层次是产业互联网,是以“1+10”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的产业链集群被互联网全部“包邮”。一旦实现“包邮”了,就是金融科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杀手锏。
以产业互联网为背景的金融科技是解决当下各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基础。没有产业互联网,中小企业金融难、贷款难,各种各样的“难”和“贵”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段话: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人类现代的商业银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投资银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革命产生了消费互联网或者其他类型的金融科技。现在进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必将解决人类面临的最难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讨论金融科技就是要讨论以产业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如果没有产业互联网加持,说金融科技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切说法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的。就讲这些。
产业互联网一旦到位,实际上它会产生5个功能:
1、如果产业互联网如果销了1000亿的产品,实际上会带来4000亿以上的规模。这是因为1000亿的产品由产业互联网上的几千个企业制造,工业产值也会有1000亿。在制造1000亿产品的过程中,其供应链上各种服务以及半成品、零部件的价值,也将近千亿。
2、产业链上十大生产线服务业产生的营业额也会有1000多亿,最后加在一起,产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的区别,消费互联网销了1000亿就是1000亿,产业互联网销了1000亿,带来4000多亿资源的叠加,产值的叠加。
3、产业互联网一旦运作了以后,它就会形成一个制造的中心,形成一个研发的中心,形成一个物流的中心,形成一个贸易的中心,形成一个全要素生产力十大生产线服务业的服务中心,这些中心一旦形成,对地方政府来说,它引进一个消费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商业环节的平台,引进一个具有五种经济功能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所以产业互联网将是今后各个省市招商也好,推动也好,着力发展的。
4、产业互联网一旦形成,对我们中国的开放也有好处,大家知道去年6月份中央国务院推出了跨境电商服务,一共是五个方面15条措施,这15条措施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产业带,什么意思呢?把这三个词连起来,就是一个跨境的产业互联网体系,即跨境电商。这个产业带就是上中下游产业链集成的一个产业带或者一个产业块。
在国家海关九部委的描述里,海外仓里涵盖物流、配送、清算等十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各类服务,形成一个琳琅满目的服务体系。所以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就是一个电商行业要形成产业互联网,要把“1+10”的产业链集群一网打尽,打尽以后就推动了中国的海外出口更加的扎实有力,最典型的是广州,用3年时间实现了300亿美元的服装出口额,几乎占中国去年服装出口总量的10%(去年中国服装出口额为3000亿美元),带动了广州机场50万吨服装出口物流,也带动了贸易清算、结算服务的发展。
以上用一句话总结,发展产业互联网是我们中国推动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核心的基础设施所在。
我就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