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一人高”“花生能上树”?“常识造假”源何屡得手

2025-10-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广告引发广泛争议、直播间里出现“樟树港辣椒种子”产品能长一人高的夸张展示……最近,不少AI生成内容因违背常识,屡屡翻车。在算法轻易篡改常识的当下,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连接可能正在被技术阻隔,重新审视并建立与现实世界的直接联系,已变得尤为紧迫。

自AI技术深入各行各业以来,类似的“常识造假”案例已屡见不鲜。从对历史人物经历的张冠李戴,到编造虚假科研成果,再到“花生上树”的奇葩内容,AI正以强大的生成能力,污染着我们的常识体系,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

短期看来,AI违背常识造假,已经造成切实的商业损失和信任危机。“花生上树”广告发布后,立即引发网友群嘲,企业形象受损。品牌过度依赖AI而忽视基本的事实核查,其专业性和可靠性必然受到质疑。若这类事件频发,信任危机更可能蔓延至整个行业,甚至影响AI技术本身的可信度。

长期而言,其对人类现实感知力的伤害更为隐蔽且深远。如今,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依赖网络,尤其是鲜有机会走进田间地头的青少年群体,真实体验越来越少,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越来越弱。这不仅会导致日常的现实感知能力退化,甚至让人逐渐失去辨别真伪的动力:既然AI能提供看似合理的答案,为什么还要在现实中反复求证?

未来,人机共生是大势所趋。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面,AI确有优势。比如生成一条AI广告可能只需数秒,而传统广告的制作往往需要几天甚至数月,且价格不菲。AI可以增强人类能力,但不能替代人类感知和思考。希望随着算法迭代,这类常识性错误越来越少。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珍视实践和生活经验对“AI生成”的检验作用。唯有保持对真实世界的敬畏与连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技术和谐共生”,创造既有高科技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未来。(评论员程思琪)

【责任编辑:沈世乔】
转载请注明来源:财信网(财信中国)
“辣椒一人高”“花生能上树”?“常识造假”源何屡得手